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基督教發展史(三)─埃及4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23/2/5 上午 11:51:29

人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且文物古蹟豐富。到大陸旅遊,到處都可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但卻曾有埃及人說,“在埃及,兩千年以下的,都不算古蹟。”想想大陸現存古建築之年代,再想到有45百年歷史的金字塔,不得不承認,對於古蹟,比起埃及,中國的確“弗如也”。

古埃人稱金字塔為“Mr(音“mer(墨爾),意思是“上升的頂點”)。後來希臘人來了,稱金字塔為“pyramis”。因他們看金字塔的外形,有如他們常吃的pyramis,那是一種小麥做的糕餅(wheat cake)。我們知道,有一段時期,希臘是文化強國。所以凡他們所命名的,往往便易廣為流傳,至於原本的稱呼,常就不被重視了。之後,pyramis衍生出英文的pyramid。至於今日埃及的每一座金字塔,皆各有名字,並非都只稱做pyramid。如“Pyramid of Khufu(胡夫金字塔),及“Pyramid of Khafre(卡夫拉金字塔)等。在建築學與考古學裡,pyramid本專指古埃及形狀像方錐體的法老陵墓。18世紀,錐體古建築,陸續在一些國家被發現。如墨西哥的“太陽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及“喬盧拉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of Cholula)等。於是才開始延伸,pyramid被用來泛指錐體狀建築,且不限陵墓。由於埃及金字塔的形狀,通常如角錐,後來數學裡,角錐便叫pyramid。所謂角錐,乃一多面體,底部為一多邊形,其餘各側面皆為三角形,且有一共同的頂點。角錐的底部,若為一正多邊形,這時就是一正角錐。埃及金字塔的底部,通常設計為正方形。

埃及金字塔被介紹到中國,始於清朝初年。比利時人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是康熙皇帝時,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Jesuit,天主教會之一支,創立於1534)傳教士。在他1674年出版的“坤輿外紀”裡,於介紹“世界七大奇蹟”時,以“尖形高台”來稱金字塔。19世紀時,中國人對金字塔,曾有“皇家陵墓”、“埃及王陵”,及“皮拉米”(pyramid之音譯)等不同的稱呼。由於這些名稱,都不太吸引人,所以皆未能流通。清光緒24(1898)間,戊戌變法(1898611-921)失敗後,為逃避清廷的追捕,康有為(1858-1927)流亡國外。1百多年前,不少關心國事的有志之士,眼見屢被列強欺壓,衰弱的清廷卻一籌莫展,體會到中國雖大,閉關自守是行不通的。要報國,須有國際視野,要胸懷世界。但在那個時代,對西方文化,及政治觀點的了解,大都是經由書籍。康有為決定到歐洲一遊,實際體驗西方文明,並了解各國進步的原因。1904年,康有為寫了“歐洲十一國遊記”一書。在該書“自序”與第一編“義大利遊記”之間,有“編首”“海程道經記”。在“編首”裡,康有為寫他如何經由印度洋、紅海,再通過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又譯蘇彞士運河,186911月通航),最後過地中海,而抵達歐洲。一旦提及蘇伊士運河,就免不了談到埃及,雖然那不是歐洲。他首次提出“金字塔”一詞,乃取其形狀像中文的“金”字。由於“金字塔”的稱謂,不但傳神且有王者的氣派,自此拍板定案,金字塔一詞,便被國人廣為接受了。附帶一提,到埃及不提金字塔的,恐怕只有古以色列人了。

在希羅多德“歷史”一書的第2卷,乃專門描述埃及。他寫道,“金字塔大得無法形容,而其中的每一座,又足能頂得上希臘人修建的許多巨大紀念物。”來自以文化的廣度及深度自豪之希臘,畢生去過不少地方,見多識廣的希羅多德,到了埃及,卻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對金字塔深為折服。但如何讓沒見過的人,也能了解金字塔的壯觀?用比較法!希羅多德以為,希臘不乏令人崇敬的建築,但與金字塔相比,皆不過如小巫見大巫。埃及金字塔的大小,其實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希羅多德甘拜下風的認為,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能勝過希臘的建築。他還特別舉出在以弗所及薩摩斯島(Samos)的神廟。此二地的神廟很稀奇嗎?

“以弗所的亞底米神廟”,約建於西元前6世紀,規模不小,後來名列“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亞底米(Artemis,又譯阿耳忒彌斯、阿忒彌斯,及阿提密斯等)為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及狩獵神。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所建的以弗所,當年是小亞細亞的一大城,現只存遺址,位於今日伊茲密爾(Izmir)以南約50公里處。坐落於愛琴海旁的伊茲密爾,是現今土耳其的第3大城及第2大港。不過離以弗所較近的是小城塞爾丘克(Selçuk),以弗所在其西南約3公里。

至於薩摩斯島,則是希臘的第9大島嶼,靠近土耳其,與塞爾丘克的直線距離並不太遠。此島也大有來頭,人傑地靈,它是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西元前580-500)的出生地。由於畢氏定理的關係,讀過中學者,大約無人不知畢達哥拉斯。他比希羅多德約早1百年出生,其研究範圍並不僅局限在數學,還涵蓋包括幾何、算術、天文及音樂等,以數字為基礎的許多領域。雖畢達哥拉斯,乃有如神話般的人物,但薩摩斯島上的神廟,並不是為了紀念他。傳說中,希臘神話裡的天后赫拉(Hera,天神宙斯(Zeus)之妻,乃眾神中地位及權力差不多是最高的女神),也出生在薩摩斯島。有大數學家,又有天后,此島真不可等閒視之。

“薩摩斯島的赫拉神廟”(Heraion of Samos),約始建於西元前750年。由於赫拉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女神黛安娜(Diana),故亦有人稱此神廟為“黛安娜神廟”。可看出兩座被希羅多德拿出來做比較,以突顯金字塔之巨大的神廟,在當時都是赫赫有名,品味極高的希羅多德,可非隨意舉例。有趣的是,雖被希羅多德如此讚嘆,他的希臘同胞,看到龐然大物的金字塔,卻居然會連想到家鄉的糕餅。

昔日的以弗所,交通便捷,且往北及往南都有大港口,遂很自然地成為古希臘時代的一個通都大邑。1世紀時,保羅經小亞細亞往歐洲傳道,途中曾兩度於以弗所停留。“新約”裡首度提到以弗所,是在“使徒行傳”的第18章第18-24節,“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Cenchrea)剪了頭髮。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兩位得力助手留在那裡,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眾人請他多住些日子,他卻辭別他們,說‘神若許我,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於是開船離了以弗所。…,就上耶路撒冷去問教會安,隨後下安提阿(Antioch,又稱安條克,歷史上曾屬不同的國家,其遺址位於今日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Antakya))去。住了些日子,又離開那裡,…。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Apollos),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歷山大,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Scriptures)。”其中“保羅又住了多日”,乃指保羅去以弗所前,住在希臘的哥林多(Corinth,通常譯成科林斯,位於雅典西南約78公里,是希臘一歷史名城),當時猶太人在那裡定居的很多。

大約從西元50年的秋天,到52年的春天,保羅在哥林多共住了1年又6個月。另外,前述“最能講解聖經”中的“聖經”,乃泛指猶太人的經典。這是保羅第一次來到以弗所,由於要回耶路撒冷,他在那裡講道的時間很短暫。雖趕著離開,沒能停留太久,保羅便已意識到,以弗所是個值得宣教的地方。準備當做基地,所以把得力助手留在以弗所。第二次來以弗所,保羅就停了約兩年多。“使徒行傳”的第19-20章,尚有一些保羅在以弗所傳教的事蹟之記載。

“新約”裡的“以弗所書”(Ephesians),一般認為,乃保羅於羅馬的獄中,寫給以弗所基督徒的書信。另外,傳說中耶穌的母親聖母馬利亞,為逃離猶太人的迫害,被耶穌門徒迎到以弗所,最後終老於此。因位於小亞細亞西部,臨愛琴海,遠離對基督徒不太友善的巴勒斯坦,又是由巴勒斯坦通往歐洲大陸的一中繼站,良好的地理位置,遂使以弗所,逐漸成為基督教早期發展之一重要的據點。今日的以弗所,雖只是廢墟,對虔誠的基督徒,及對基督教的歷史有興趣者,卻深具吸引力。前來朝聖的遊客,絡繹不絕,為土耳其一著名的旅遊景點。廢墟何妨?在此低回留之,遙想當年傳教之不易,應會讓人聖靈充滿吧!

歷史上,埃及曾被很多不同的民族所統治。古埃及的31個王朝裡,也有一些屬於外族。7-10世紀,埃及成為阿拉伯人的領土。面對佇立在埃及各地,有如永恆象徵的金字塔,阿拉伯人深感震撼。在阿拉伯文裡,pyramid的意思為,“世界上所曾造過最古老且最大的建築”。對於金字塔,阿拉伯人可說五體投地地佩服。阿拉伯更有句諺語“人怕時間,時間怕金字塔”。你看,以弗所及薩摩斯島的神廟,皆幾經毀損也幾經修建,最後仍都不見蹤跡了。在以弗所神廟的舊址,人們用發掘出的大理石拼成了一根石柱,以為標記。聊勝於無,只能這樣緬懷了。至於赫拉神廟,也是僅留存一根柱子。天神連自己的廟都無法保住,又如何能保佑世人?惟有那幾座金字塔,迄今仍昂然立在吉薩高原。難怪曾所向無敵的阿拉伯人,會說“時間怕金字塔”。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DG4O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4/11 上午 09:16:10

2003/10/20起第 9060584 位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