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真相是時間的女兒(六)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22/4/17 上午 11:31:30

凱薩琳帕爾比亨利八世之前的5位王后,都更像個賢內助。例如,亨利八世原本視瑪麗及伊莉莎白兩位公主為私生子,沒給她們任何名分。這當然毫無道理,明媒正娶的妻子,還經過加冕,生下的孩子怎會是私生子?可見亨利八世之任性。但在凱薩琳王后的勸說下,他終於接受瑪麗與伊莉莎白。英格蘭國會且於1543年,通過“第三部王位繼承法”(The Third Succession Act),重新賦予亨利八世兩個女兒的王位繼承權,順序次於她們的弟弟愛德華。當然一旦愛德華有了合法的子嗣,兩姐妹的繼承順序就得後移。1547年亨利八世駕崩,在遺囑中,他再度確認3個孩子的繼承權,且對若他們3人皆未留下後代時,王位如何繼承,也予以規範。

在英國歷史上,亨利八世為一評價還不錯的君主。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資產,乃宗教改革。儘管他心裡的根本信仰,仍然是天主教,卻於1533年,帶領英國脫離羅馬教廷,是英國歷來君主裡,最激進的一位,造成的影響也最大。雖他的動機,乃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再婚問題,最多加上為了王位有人繼承,但他這項變革,使教會與國家合而為一,君主權力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大。自此,英國轉變為一獨特且生氣勃勃的國家,比起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事事得受教會約束,本質上已不同了。

由於宗教改革,在15361540年間,英格蘭共約有8百所原本相當富有的修道院被解散,且土地財產充公。當時教會共擁有全英格蘭約超過1/4的土地,且許多神職入員的腐敗,早令人深惡痛絕。奪取教會財富,普遍令人額手稱慶,並使英格蘭政治及經濟的重心,從教會移轉到貴族。此後英國君王擁有英格蘭國教會最高領袖之頭銜。凡此種種,對英格蘭的發展,均極具衝擊。亨利八世臨終前,更指定若干新教人士,為其年幼的繼承人愛德華六世之攝政,以確保國教改革的持續。亨利八世博學多才,其宮廷為當時學術藝術的創新中心。此外,亨利八世年輕時擅長運動,尤其是摔跤、比武、打獵,及室內網球。他又能作曲、寫作,及寫詩,具不少才華,還喜歡玩骰子等賭戲。他也被視為英國皇家海軍的3位創始人之一。但這些都遠不如他結婚6次,為後世所熟知。只是結婚6次,卻僅存活12女,一點都不多產。亨利八世希望多幾個兒子的願望,終究未能如願。

1547年,亨利八世離開人世,兒子愛德華六世即位。亨利八世雖成立英格蘭國教會(當時常簡單地稱之為“新教”),且由自己擔任教會的領導人,但他對英格蘭國教會的教義,其實並無特別的想法,他只是討厭天主教(當時常稱舊教)管太多,及反對羅馬教宗的高高在上而已,本質上他仍是個天主教徒。他統治時,英格蘭國教會雖脫離了羅馬天主教會,但他始終沒有宣布廢除天主教的教義及儀式。新教真的成為英格蘭的國教,乃愛德華六世所訂,他因而被視為英格蘭首位真正的新教君主。

15537月,年僅15歲的愛德華六世,死於肺部感染。他沒有結婚,因而也沒留下子嗣。身為英格蘭首位真正信奉新教的君主,且自認已為英格蘭國教會奠定下基礎,他不願王位落入他信奉舊教的大姐瑪麗手中。依據他的遺囑裡之“我的繼承設計”(My devise for the Succession),他小姑媽瑪麗都鐸之外孫女,即他的外甥女,虔誠的新教徒珍格雷夫人(Lady Jane Grey1537-1554)繼承王位。此舉引起極大爭議,因愛德華六世的父親亨利八世,早於1543年,便經國會通過“第三部王位繼承法”,讓他兩個異母姐姐在他之後依序繼承王位。

除了爭議外,支持瑪麗的人不少。她母親凱瑟琳,堂堂西班牙公主,嫁到英格蘭24年後,卻遭到被貶為廢后的命運。同情凱瑟琳的英格蘭臣民,打心底認為,亨利八世的6個王后中,唯有她才是真正的王后。對於瑪麗將繼她母親之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少貴族看不過去。於是珍格雷在登基後僅9天,便被拉下王位,因而她有“九日女王”(The Nine Days’ Queen)之稱。之後37歲的瑪麗(出生於1516)登基,即瑪麗一世。雖深知珍格雷乃受人擺佈,其實並無爭奪王位之心,但為免新教勢力仍伺機而動,重新推她出來爭王位,瑪麗一世後來還是將她處決。

就生育而言,瑪麗一世登基時已不算年輕。篤信舊教的她,得儘快找到合適的夫婿,並毫不遲疑地生下孩子,以免將來王位落入她信奉新教的妹妹伊莉莎白手中。她表弟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建議她嫁給他的獨子,即小瑪麗一世11歲,那時是王儲的腓力二世。雖卡洛斯一世的阿姨凱薩琳王后(即瑪麗一世的母親),被亨利八世遺棄,但他不計前嫌,仍要兒子娶他阿姨凱薩琳與亨利八世的女兒。嫁給小11歲的表外甥好嗎?這不過是政治婚姻,瑪麗一世接受了。兩人於首度見面的兩天後,1554725日舉行婚禮。腓力二世娶了表姑,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但婚後他在英格蘭住的時間並不多。原來“遠距婚姻”,早在4百多年前就有了。

瑪麗一世的這樁婚事,曾受到大法官及議會的強烈反對。根據英格蘭那時的法律,婦女的財產和頭銜,在結婚後都屬於丈夫。九日女王不算,根本還未加冕,瑪麗一世是英格蘭實際上的第一位女王,史無前例,女王夫婿的角色,當時仍不是很清楚。瑪麗一世本來就是半個西班牙人(她母親來自西班牙),她若嫁給西班牙王子,人們擔心英格蘭將來可能受控於強大的西班牙,因而建議瑪麗一世自英格蘭選丈夫,但她置之不理。果真,1556年腓力二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後,於155737月間,到英格蘭游說瑪麗一世,支持西班牙與法蘭西的對戰(即義大利戰爭(Italian War1551-1559))。丈夫此議,令瑪麗一世相當為難,因這違反兩人婚約中的協定,即“當西班牙有戰役時,英格蘭無義務提供任何軍事援助”。但最後,瑪麗一世仍然同意夫婿之請求,而向法蘭西宣戰。法蘭西國王遂趁機派兵圍攻加萊(Calais),並於1558113日征服加萊,英格蘭也就失去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塊領地。

加萊位於法國北部,臨大西洋,是法國本土距離英國最近的城市之一。自1346年起,英格蘭便擁有加萊。豈料經過兩百多年,由於去參加這場根本與英格蘭無關的戰爭,結果落得從此在法國本土再無任何領地了。英格蘭臣民莫不感到極大的屈辱,也重創瑪麗一世已所剩無幾的威信。瑪麗一世在當年1117日過世,據說她臨終時告訴身邊的侍女,“當我死後被剖開時,他們將會發現我心臟上刻著腓力及加萊”(When I am dead and cut open, they will find Philip and Calais inscribed on my heart)。雖相處時間不多,但看來瑪麗一世仍將丈夫腓力放在心上。另外,她對失去加萊,應懊惱不已。而身為女王,與強國王室聯姻之風險,想必讓她同父異母妹妹伊莉莎白,謹記在心。

瑪麗一世誤判情勢,她以為人民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推翻珍格雷,且將她拱上王位,是基於對重返宗教改革前的時代之渴望。於是她登基後,快速推翻她父親與弟弟的政策,恢復舊教的地位。在排除新教之過程中,瑪麗一世的作風,不像她父親亨利八世之緩和,幾乎可說是殺人不眨眼。在她5年多的統治下,共有約3百名宗教異議人士,被她處以火刑,即綁在柱上燒死。她因而得到“血腥瑪麗”(Bloody Mary)之惡名。她的作為,讓英格蘭人徹底領悟,讓新教徒統治,才是人身安全的保障。當時為了避禍,英格蘭選擇流亡歐洲新教城市者,估計約有8百人,其中大都是新教的菁英分子。他們樂觀地相信,流亡正是上帝要他們洗滌自己的罪過,為日後回歸英格蘭的準備。而當流亡結束時,他們將把在異域所吸收的新教資訊、所體認到成功的新教教會之運作方式,以及更純正的新教信仰,帶回家鄉。

在歐洲各地流亡的英格蘭新教徒,由於原本來自不同的教會,對諸如禮拜儀式及神學議題,難免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時有紛爭。唯一的例外是在日內瓦(Geneva),當時約有4分之1的新教難民居於此地。日內瓦的英格蘭新教社群,不僅特別有凝聚力,幾位宗教領袖也夠睿智,對歐洲其他地方的流亡者內部社群,所常出現的分裂狀態,引以為戒,儘量避免發生,且當其他城市之流亡者間有矛盾時,亦屢能扮演潤滑劑的角色。日後流亡者回到英格蘭後,每逢新教徒的想法,與當權者有衝突時,來自日內瓦之“海歸派”,常能扮演適當的調和角色。隨著歐洲新教主義的興起,出生於法蘭西的新教改革家喀爾文,成為日內瓦的精神領袖。日內瓦逐漸被視為宗教改革模範區,因而有“新教的羅馬”(the Protestant Rome)之稱。

流亡者的生活相當艱辛,且無人知道流亡期將持續多久,恐怕至少須等到瑪麗一世蒙主寵召了。說起來悲哀,古今中外,歷來不知有多少君主或政治領導人,才上台後不久,人民便盼其快速消失。瑪麗一世登基時才37歲,因而等待她消失的時間,從3個月到30年都有可能。期待一個重生與改革的新教時代能降臨英格蘭,這美好的憧憬,是歐洲各地之瑪麗女王的流亡者,在困苦中,能支撐下去的動力。後來流亡者將發現,比起“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約在西元前597586年,耶路撒冷(Jerusalem)有大量的猶太精英,數度被擄去巴比倫(Babylon,遺址在今日伊拉克(Iraq)首都巴格達(Baghdad)以南約85公里處),經過約50年後,西元前539年才得回歸),他們實在幸運極了,因瑪麗一世在位僅54個月便過世了。附帶一提,提倡嚴謹且清貧生活的清教徒(Puritan),並非一新教宗派,乃源自於這批生活艱辛、流亡於歐洲大陸的英格蘭新教徒。

15581117日,42歲的瑪麗一世過世。由於沒有子嗣,遂由她的異母妹妹,25歲的伊莉莎白(出生於1533)順利繼承王位,成為英格蘭的第二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這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亨利八世的全部子女,都先後登上王位,這即使在世界各國之歷史上,亦不多見。而且,他一直擔心王位會由女兒繼承,還因此跟羅馬教會鬧翻、創立英格蘭國教會、結婚6次,惹出不少紛爭,並讓不少人送命。結果英格蘭有女王,正是從他的女兒開始,且連續兩位。

電影“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主要便是描述亨利八世不顧羅馬教廷反對,一心要與首位妻子凱瑟琳離婚,再娶安妮博林的故事。至於“安妮皇后的一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1969),則是根據安妮博林的事蹟改編。花了多年功夫,處心積慮才登上的后座(153361),不過短短1千餘天,便被趕下,轉而步上斷頭台(1536519)。但她留下的女兒,日後成為英格蘭一代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黑白電影“亨利八世”(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1933),則描述亨利八世與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至第六任妻子凱薩琳的互動情形。在片中,最後一任妻子凱薩琳,頻頻制止年老又過度肥胖的亨利八世吃喝過多。曾叱吒風雲,大臣、王后的頭,說砍就砍的君主,一旦年紀大了,卻連妻子的命令都不敢違抗。在電影的最後一幕,當王后走出房間時,國王喜孜孜地拿起剛才被禁止吃的雞腿(或某種飛禽的腿)說,“6個妻子,其中最好的是最壞的。”“Six wives, and the best of them’s the worst.”他知道這位唯一敢管他,讓他連吃的自由都沒有之妻子,其實是最好的。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D1HE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4/11 上午 09:16:10

2003/10/20起第 9053973 位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