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跟著聖經神遊八方(三十)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16/5/3 下午 02:51:15

6 金字塔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已有約46百多年的歷史。一般認為是從第三王朝(約西元前2700-2625)開始,延續到第十三王朝(約西元前1785-?年)。第十三至十七王朝,此5王朝,各自涵蓋的年代,並不太可考。只知這5王朝,約始於西元前1785年,終於1552年。由於每一王朝,平均只有46年餘,故第十三王朝,在西元前1552年之前,甚至可能更早12百年便結束了。無論如何,最晚在西元前1552年之後,於建了1千年左右,埃及便不再時興建造金字塔了。所以現存的金字塔,問世都至少有35百年。這又有多久呢?

中國傳統以為的朝代,是黃帝、唐、虞、夏、商、…。只是商之前的夏,雖有不少留傳下來的故事,如少康中興等,至今仍無法確定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過,因此更不要說較早的黃帝、唐、虞了。中國開始有信史,乃始自商朝,約在35百年前開國,比約始自5650年前的埃及第一王期,晚了兩千多年。商朝立國時,埃及已不知建了多少金字塔了,且興趣轉移,不想再建了。另外,中國現存最早的建築,有人說是山西五台山的“南禪寺”,那是782年,唐德宗(742-805)時所建,不過12百多年的歷史。難以置信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才這麼“年輕”。咦!曾在電視上看到有關山西省大同市的“懸空寺”之報導,很特別的一間寺廟,不妨搜尋一下。建於北魏(386-534)年間,那豈不是比“南禪寺”更久嗎?仔細一讀,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原來中國早期的建築,建材不是木頭,就是泥磚,本就保存不易。再加上中國戰亂又那麼多,常是一把火就燒掉了。君不見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

杜牧(803-852)在“阿房宮賦”裡,描述秦始皇在渭河以南,大興土木,所建阿房宮的豪華與精美絕倫,讓人頗心嚮往之。但我們都無緣能見到,因早已在祝融的肆虐下,化為灰燼了。祝融是誰召來的?據說是項羽(西元前232-202)。那長城呢?年代總該久一點吧!

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最早的是齊長城,在今山東境內。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了六國,統一中國。西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約西元前250-210),將秦、趙、魏,及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而原本各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如齊長城),就拆毀了。因秦始皇修築北方長城之目的,是為了抵禦匈奴的入侵。但若說長城的歷史有22百多年,可能會有些心虛。因壯觀歸壯觀,現存的長城,乃興建於14世紀的明朝,至今不過67百年。

古人沒有地球自轉的概念,看到每天日升日落,總想探究其原因。古埃及人將之解釋成,太陽神每天早上,由東邊乘著帆船,也就是太陽船越過天際,一路西行,同時為人間帶來光明;到了西邊盡頭後,換一艘船,穿過地底水域,隔天一早又由東升起,如此循環不已。另外,由植物果實的落地生根,也印證生命的循環。由於舉目所見,盡是循環,古埃及人因而連想到,人死後也可以復活。復活的靈魂需要一個身體來棲息。因此人去世後,必須保存屍體,以供來生所需,這是製作木乃伊的原因。人生在世,最多不過百餘年,而來生是無止盡的長。所以生前的住所簡單無妨,因只是暫時的。至於神廟,那是祭拜神的;還有墳墓,那是死後所居,且讓你能回到來世的,因此都得全力興建,使之盡善盡美。古埃及留下的古蹟不少,卻無一皇宮。理由無他,因皇宮也是今世的住所,故不必像神廟及墳墓等,要建得那麼堅固,因而也就不易長久保存。

左塞爾(Zoser,又譯喬塞爾(Djoser))被稱為尼特傑里赫特(Netjerikhet),意思是“身體的神”。他是古埃及第三王朝(約西元前2700-2625)裡,最為後世所熟知的法老。“杜林名冊”中,記載他統治19年,但在曼涅尼的“埃及史”中,認為他在位29年。當然這都只是推測,不見得可靠。不過因左塞爾在位期間,修建了幾座大型建築,有些學者由費時的工程,估計他的統治期,應有30年左右。因此曼涅托的數據,較可靠些。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在提尼斯,而不在孟菲斯。但從那時起,便有貴族葬於離孟菲斯(遺址在開羅以南約20公里)較近的塞加拉(SaqqaraSakkara,或Saccara,又譯薩卡拉,或沙卡拉,位於今日開羅以南約30公里)。而自第二王朝開始,就有法老安葬在塞加拉。到了第三王朝,王國的首都移往孟菲斯,附近的塞加拉,更成為孟菲斯的一個大型墓地。於是塞加拉遂有“死者之城”的稱呼。不過後來皇家墓地,大多轉移至吉薩,或底比斯的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而不再葬於塞加拉。

左塞爾將埃及的版圖,向南拓展到第一瀑布。但使他在古埃及31個王朝的那麼多法老中,脫穎而出的,倒不是在治國方面有何大能,而是在建築上的斐然成就。這又得力於他有一個極能幹的宰相印何闐(ImhotepImmutefIm-hotep,或Ii-em-Hotep,約西元前2650-2600年,又譯印和闐,或伊姆荷太普)。印何闐智慧過人,學識淵博,若說在古埃及屬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應無人反對。他集建築、工程及醫學等許多專長於一身,且都達到極高水準,埃及人奉他有如神明。例如,他被認為是古埃及醫學的奠基者。後人從一尊左塞爾雕像的基底碎片中,發現他有如下眾多顯赫的頭銜:

埃及國王之總理、醫生、上埃國王之下第一人、大皇宮總管、世襲貴族、赫利奧波利斯大祭司、建築師、總木匠師、總雕刻師,及總花瓶製造師。(Chancellor of the King of Egypt, Doctor, First in line after the King of Upper Egypt, Administrator of the Great Palace, Hereditary nobleman, High Priest of Heliopolis, Builder, Chief Carpenter, Chief Sculptor, and Maker of Vases in Chief.)

其中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在古希臘文裡的意思為太陽城(Sun City),是古埃及一重要的宗教城市,在今日開羅的近郊。

印何闐,這樣的傳奇人物,怎可能不出現在電影中?還記得“神鬼傳奇”(The Mummy1999)及續集“神鬼傳奇2(The Mummy Returns2001)嗎?片中一開始出現的那位埃及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即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塞提一世(Seti I,約西元前1294-1279年在位)。故事當然是虛擬的,年代也不合。但電影裡那位因愛上法老后妃而被處死,卻於幾千年後復活,法力強大的大祭司,名字就是印和闐。

據說左賽爾曾夢見自己順著一梯子向上爬行。他由此得到啟示,要印何闐造出一個階梯式金字塔。這樣等他過世後,便可登上階梯最高處,然後於太陽照亮金字塔頂時,升上天空,搭上太陽船。印何闐遂選在塞加拉,興建了埃及史上第一座金字塔,即“左塞爾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由於其形狀,是6層長方體,一層一層往上縮小,故又稱為“階梯金字塔”(Step Pyramid),或“階梯陵寢”(Step Tomb)。因其每一層的形狀,似長條形板凳(mastaba),後世阿拉伯人遂以mastabas稱之。阿拉伯人又怎麼與埃及的金字塔扯上關係,可以對它說三道四?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歷史上,埃及曾分別被幾個民族所統治。西元7世紀中期,強權輪到阿拉伯人了。他們建立了一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帝國(632-1258),埃及也屬被他們佔領的諸多地區之一。

如果依後來pyramid的意思為角錐,由於左塞爾金字塔並非角錐,所以嚴格講,並不能以pyramid稱之。“左塞爾金字塔”高約62公尺,底座長寬各約125.27109.12公尺。以4千多年前所建,史上第一座金字塔而言,算是頗為壯觀。“左塞爾金字塔”的一個創舉是,建材捨棄以往所用的泥磚和木材,改採石磈。埃及有許多石灰岩地形,能提供豐富的石材。耐久的石材,使這座曠世巨作,能留傳至今。

左塞爾之後的幾任法老,均頗熱中於金字塔的興建。而為了便於夏季尼羅河泛濫時,載運石塊的船隻易於抵達,建築地點,均選在距尼羅河不遠的沙漠邊緣,且皆位於尼羅河的西岸。因尼羅河的東岸是太陽升起處,為生命的源頭,是法老生前所住,至於西岸是太陽降落處,屬亡靈的世界。第四王朝約始於西元前26252510年,歷時約115年,首都也在孟菲斯。埃及史上,規模最大的幾座金字塔,便是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即斯尼夫魯(Sneferu,或Snefru SnofruSoris,又譯斯奈夫魯,第四王朝的創建者)、胡夫(Khufu),與卡夫拉(Khafre)等祖孫三代所建。

斯尼夫魯至少建造了三座金字塔。第一座在美杜姆(Meidum,在開羅以南約100公里)。起先仍造成階梯式的,後來將各階梯填平,成為一個角錐體的金字塔,此造型遂成為往後金字塔的原型。斯尼夫魯又在達舒爾(Dahshur,又譯達哈舒,或代赫舒爾,在開羅以南約40公里)建造了一座“真正的金字塔”(true pyramid)。也就是底部為正方形之角錐體。這座金字塔原本的設計,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過大。但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師發現,若繼續蓋下去,石材可能無法負荷自身的重量,於是修改為較小的夾角。最後的形狀是,下層比較陡一些,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約為54°27'(5427分,1度為60),而上層部分的夾角則約43°22',使整座建築呈現出彎曲的外表,因而被稱為“彎曲金字塔”(Bent Pyramid,亦稱曲折金字塔)。由於不是角錐體,所以嚴格講,仍不算真正的金字塔。隨後斯尼夫魯又在達舒爾建造“紅色金字塔”(Red Pyramid,又譯紅金字塔)。經過之前的幾次嘗試,終於建出世上第一座真正角錐體形狀的金字塔。“紅色金字塔”的高約105公尺,底座為一正方形,邊長約220公尺。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與“彎曲金字塔”的上層部分一樣,都大約是43°22'。完工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直到後來的“胡夫金字塔”才超過它。目前是埃及第3大的金字塔。

斯尼夫魯的兒子胡夫繼位後,開始修建埃及史上最大的金字塔,即“胡夫金字塔”,地點選尼羅河西岸的吉薩(在今開羅市郊),在當時的首都孟斐斯附近。“胡夫金字塔”原高約146.59公尺,底邊長約230.37公尺,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約51°50',佔地約5.3公頃。估計完成於西元前2561年。是今日僅存的“古世界七大奇蹟”,直到1311年前,在38百多年間,它都是世上最高的建築。值得一提的是,底部周長與塔高的比值(921.48/146.59),約為6.286,接近圓周長與半徑的比2π,其中π為圓周率。不知這是刻意或巧合?如果是刻意,表示埃及人在45百年前,便具備豐富的幾何學與三角學之知識,也能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頗令人驚奇。“胡夫金字塔”共用了約230萬塊石材,最重的可達50噸,最小的也有1.5噸,每塊平均重2.25公噸。基地幾乎呈正方形,四邊長的差異不到千分之1。而四邊分別對著東南西北4個方向,誤差亦很小。另外,基地的水平誤差,不超過2.54公分。要知那麼大的一楝建築,底部若不是水平,石塊壓力不平均,將可能造成滑動,甚至倒塌。想想那是個沒有現代水平儀,及各種精密儀器的時代,但整個工程,卻展現驚人的精確度。由於風化、地震,加上塔頂石塊被盜等原因,目前塔高僅約138.8公尺。

胡夫的兒子卡夫拉,在他父親的大金字塔之西南,建造了自己的金字塔,即“卡夫拉金字塔”。此埃及第二大的金字塔,原高約143.5公尺,底邊長約215.28公尺,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約53°10',體積比胡夫的略小些,側面則略陡些。因此二金字塔並非相似體。由於建在比胡夫那座約高10公尺的岩床上,所以看起來比胡夫的高一些。目前塔高也降低到約136.4公尺。在“卡夫拉金字塔”旁的那座“獅身人面像”(Great Sphinx of Giza,常只簡稱Sphinx of Giza,或更簡短的Sphinx,史芬克斯),有人以為也是卡夫拉所建。“獅身人面像”長約73.5公尺,寬約19.3公尺,高約20.22公尺。為世上現存最大的獨石雕像(monolith statue,即以一整塊石頭雕成),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紀念雕刻(monumental sculpture)。獨石雕像?真是鬼斧神工!

吉薩尚有座較小的“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e's Pyramid,又譯門卡拉金字塔),為第四王朝的法老孟卡拉(Menkaure)所建。原來的高度約為65.5公尺,目前則高約61公尺,底邊長約108.5公尺。體積大約只有胡夫金字塔的1/10,縮小很多。“孟卡拉金字塔”與“胡夫金字塔”,及“卡夫拉金字塔”,並稱為吉薩三大金字塔。由於吉薩距開羅並不太遠,其中有兩座金字塔又是如此巨大,因此從開羅市區的不少地方,都可看到金字塔。有1千多萬人口的開羅,是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與商業中心,卻與45百年前的建築為鄰,既現代又傳統。當身處開羅,常讓人以為能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古埃及。

大部分人認為,“胡夫金字塔”的石灰石,應是由附近的採石場運來。至於一些大型的花崗岩石塊,則是由南部的亞斯文運來。亞斯文距吉薩約800多公里,石塊的運送,真是大工程。由位於亞斯文那座“未完成的方尖碑”(Unfinished Obelisk,方尖碑我們之後再介紹),獲知古埃及人是如何採集岩石。他們將木質鍥形物打入岩石中,然後澆水。木頭經水浸泡後會膨脹,膨脹所產生的力量,將所要的石塊,與岩石分離。在沒有機械協助的時代,古人只好絞盡腦汁,發揮智慧,與大自然搏鬥,化不可能為可能。分割下來的石塊,經尼羅河運往金字塔的工地。在地面上的運輸,又是一大工程,可能是使用圓木傳送。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說:

胡夫當政的時候,…。他們分成十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三個月。在十年中間,人民都是苦於修築可以使石頭通過去的道路。…。這前面所說的十年,是用來修築這條道路,和金字塔所在的那個山上的地下室。國王修造這些地方,是打算用它們來作他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二十年。

所以修建胡夫金字塔,共動用10萬人,花了30年的時間,其中修路就耗費10年。

建造一座金字塔,不是僅將石塊疊起來,雖然僅是這樣,便已很不容易,內部尚有極複雜的通道及房間、極多具特色的陪葬品,及眾多精美的浮雕與雕像。金字塔的附近,還須建舉行祭典的廟宇等附屬建築,所以若說需要20年來建一座,一點都不為過。金字塔的興建,顯示當時埃及的國力及財力的雄厚、各項資源的豐富、建築與藝術的高水準,且是個充滿活力的時代。而聚集10萬人工作,更要有很強的管理及後勤支援能力。古埃及人的大格局,真令人佩服。只是也偶有人對這些數據質疑,覺得以那個時代的人口,怎可能為了一個工程,動員到10萬人?

常有人好奇,埃及的金字塔有何用途?相傳是法老的陵墓,由前面所引那段“歷史”的文字知,希羅多德也這麼認為。不過歷來考古學家,卻從沒有在金字塔中,發現法老的木乃伊。那為什麼會想建這麼龐大的金字塔?原始的動機,有可能是基於宗教因素。法老其實被視為神的化身,金字塔使法老死後,仍具有強大的法力,既能順利升往天界,並能繼續帶給埃及人福氣。所以,金字塔不光是法老神性及權力的象徵,且是法老能克服死亡的標誌,而整個國家,便可因法老的神力不墜,繼續受惠。另一方面,建造金字塔,也可能出於政治動機。在斯尼夫魯當政時,天高皇帝遠,埃及的各行省,起初大都較效忠於各自的地方領袖,和各地的神祇,國家不過是鬆散的組織。像興建金字塔這種大工程,便能打破上下埃及眾多村落,原本的孤立與隔絕。為了崇敬法老,為了國家的福址,上下埃及全動了起來,同心協力。由於建金字塔,使整個埃及,在一個信念下,有如一個蜂窩,人人各司其職,忙碌不已,沒有遊手好閒者。每年在尼羅河泛濫的那3個月期間,農民也全都投入金字塔的興建。政府則藉此掌握全國的糧食、勞力及各種資源,逐漸變成中央集權。

建造金字塔,極度勞民傷財,且消耗很多資源。自第五王朝起,金字塔愈建愈小,品質也較差,顯示國力之衰退。古埃及留下的金字塔,約有80座。數目無法太精確,因有些保存不佳,今日只餘殘骸,常難以辨認,原本是否為金字塔。其中狀況較佳的,約有30座。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18D9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3/28 下午 01:15:41

2003/10/20起第 8903461 位訪客
*